“大猩猩”的父亲形象
----安东尼.布朗绘本赏析(4)

安东尼.布朗绘本中多次出现大猩猩的形象,比如《公园里的声音》中四个人物的脸都是大猩猩的模样;《威利系列》故事中的威利就是猩猩的样子;《大猩猩》中小姑娘心目中最好的爸爸就是玩具大猩猩的模样,甚至家里都是大猩猩的画像;《动物园》中那张放大的大猩猩的图片似乎正是对人类的严厉谴责。

安东尼.布朗似乎给予大猩猩非常多的感情,大猩猩在布朗的笔下让我们感受到了勇敢、善良(《大猩猩》),感受到了愤怒,(《动物园》),看到了可爱(《威利系列》),似乎还有一点害羞(《公园里的声音》)……
布朗想通过大猩猩告诉我们什么?为什么选择大猩猩呢?

1983年,布朗推出了《大猩猩》,它一出来就受到了热烈反响。一次,布朗受邀到动物园里拍一辑电视节目,布朗得进到大猩猩的笼子里去。可是驯兽员嫌报酬太低了,故意在笼子里撒了些玫瑰花瓣。后来布朗才晓得,玫瑰花瓣会令猩猩们异常兴奋。结果是一只大猩猩过来,对着布朗的腿咬了一口。虽然当时流血了,一时也害怕过,可布朗对大猩猩的感情一直没变。这里面一部分的原因来自父亲:“我爸爸是不寻常的人:表面坚硬自信,内里却很羞涩敏感——有点像我常画的大猩猩。”

布朗小时候与父亲很亲密,两人常在一起花上好几个小时画画。可是当布朗长到了青春期,他开始反叛:蓄长发,故意与父母的政治倾向作对,父亲厌烦摇滚乐,他偏喜欢,布朗还常因为与父亲对现代艺术的观点有分歧而争吵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64年布朗17岁那年。有一个晚上,布朗梦见父亲“不在”了。这让他忽然意识到了些什么,于是从此开始学会忍让,避免与父亲吵架,父子俩的关系好像又回到了很久以前。三周以后,布朗的父亲在家里忽然从椅子上摔下来。20分钟内,布朗亲眼看着父亲的嘴巴慢慢变紫:“就像一股邪恶之力进来,把最珍贵的卷走了,生命就此变形“。



多年以后,布朗偶然找回了父亲的浴袍,他开始创作《我爸爸》。“猩猩”是布朗绘本里的常客:“猩猩身上的鲜明对比让他着迷:硕大的力量,相对的是温柔。在人们心目中它们是厉害的东西,但实际上它们不是。”布朗的绘本风格总是有点梦幻游离,有点怪异。他画过一本叫《梦想家威利》的童书,“威利”是一只爱做梦的猩猩,梦中的它是个歌手、画家、知名的作家、甚至是乞丐、超人,可以在天上飞,也可以忽大忽小。但是对于未来,威利最终的梦想,是拥有温暖的家庭和相亲相爱的家人。
原来,在布朗的笔下,爸爸就是那个大猩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全文完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乐学屋每日一语:
我们都知道了,母亲要回的”家“,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、邮差找得到的家,她要回的”家“,不是空间,而是一段时光。
——龙应台《目送》

